映秀鎮地處汶川縣東南部,幅員面積115平方公里,平均海拔900米。境內植被豐富,景色秀美,交通便利,是川西平原進入阿壩州的門戶,是通往九寨、黃龍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、臥龍—四姑娘山大熊貓棲息地的必經之地,是藏羌回漢各民族融合的交匯點,素有“西羌門戶”之稱。
映秀鎮是“5.12”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,特大地震導致映秀山河破碎、滿目瘡痍,鎮中心區域夷為平地,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。
經過科學論證,新映秀在原址進行重建。映秀的災后重建,凝聚著黨中央國務院、四川省委省政府、廣東省及社會各界的關心、關愛、關注,黨中央國務院、省委省政府領導更是多次深入映秀,指導映秀的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。按照胡錦濤總書記、溫家寶總理要把映秀建設好的指示精神,結合汶川縣“一心兩廊四區”城鎮體系規劃布局,重建伊始,堅持“遵循規律、以人為本、趨利避害、優質高效、加快發展”的重建思路,采用國家對地震災區建筑的最新規范,廣泛采取當今世界在防震減災領域的新結構、新材料以及成熟工藝和技術,先后邀請了國內外著名建筑大師、抗震設防專家貝聿銘、吳良鏞、保羅?安德魯、何鏡堂、周福霖、鄭時齡等參與建筑、抗震設防的設計工作,并由上海同濟大學作為主要規劃單位,總投資13.53億元,致力于將映秀建設成為配套齊全、功能齊備,完全能夠滿足居民生活和旅游發展需求的旅游溫情小鎮、防震減災示范區和“汶川特大地震”震中紀念地。